柳永 八聲甘州 方鏡熹老師主講

柳永 八聲甘州
對瀟瀟、暮雨灑江天,一番洗清秋。漸霜風淒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樓。是處紅衰綠減,苒苒物華休。惟有長江水,無語東流。
不忍登高臨遠,望故鄉渺邈,歸思難收。歎年來蹤跡,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妝樓顒望,誤幾回、天際識歸舟。爭知我、倚闌干處,正恁凝眸。

柳永,北宋詞人。 字耆卿,原名三變,字景莊,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宋仁宗年間進士, 官至屯田員外郎。排行第七,世稱柳七或柳屯田。為人放蕩不羈,終身潦倒。其詞多描繪城市風光和歌妓生活,尤長於抒寫羈旅行役之情,其中慢詞獨多,鋪敘刻畫,情景交融,語言通俗,音律諧婉,在當時流傳極其廣泛,有「凡有井水飲處,皆能歌柳詞」之說,為婉約派代表人物。

八聲甘州,詞牌名。 全詞共八韻,所以叫“八聲”。 詞分上下兩曲,上曲寫景,下曲抒情。

「俚不傷雅,雅不嫌俗。」

明 馮夢龍《喻世明言•眾名姬春風吊柳七》

溫庭筠《夢江南》
梳洗罷,獨倚望江樓,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腸斷白蘋州。

方鏡熹老師評:「俚不傷雅 柳耆卿

 

淺談對聯 方鏡熹老師主講

對聯
作對聯,說名詞對名詞、動詞對動詞、形容詞對形容詞,這是錯誤的見解。
因為漢字只有實字、虛字、半實字、半虛字、和至虛字等。
中國對聯除了齊整之美,聞一多說還有建築之美。

李白 送友人 方鏡熹老師主講

李白 送友人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 此地一爲別,孤蓬萬里征。
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 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一首情意深長的送別詩。

李白(701-762)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代著名詩人,被譽為詩仙,與詩人杜甫合稱「李杜」。

談中國哲學和宗教 訪問陳耀南教授

中國哲學的流派甚多,為何儒道兩家影響最深呢?
漢初後,中國哲學歸納為各家各派,當時以儒道為主,所謂儒道互補。儒道內涵豐富,解決人生問題較多,其他各家沒有較好的解答。所以無論深度和廣度,儒道兩家為最。

儒家最能從正面,面對人生解決問題,提出一套制度。道家從反面,作從旁幫助,但沒有擔當,未能解決問題。儒家非常廣泛,讀書識字、文獻文章、政治管理、哲學道理、人生歸宿。儒家範圍廣,適應能力強,要應付問題多,不足之處亦多,但貢獻很大,若沒有儒家,中國文化不堪設想。道家提醒大家,不要執著,不要只向前衝,要看相對之事。所以儒道兩家是最重要的宗派。

中國本土的宗教,為何沒有發展成為國內最大的宗教? 亦都沒有成為世界級的大宗教呢?
宗教信仰是人生的歸宿,誰創造天地萬物? 什麼樣的秩序?

道教始於燕齊方士,在河北山東近海,人對着大海,想像力豐富。古人對生命不可掌握,天地變化難以解釋,從原始信仰演變為民間道術。中國民間信仰融合成為道教,道教與道家不同,道教是中國土產的大宗教。

東漢初年,佛教從印度傳入,在中國發揚光大,中國成為佛教的第二故鄉。因佛教源於印度,所以非本土宗教。佛教傳入後,民間信仰與佛教競爭,因此吸收佛教理論,和繼承儒家倫理。並融合墨家尚天、陰陽五行等,集成為道教。道的範圍甚大,重視肉體生命,在世福利及死後事情。與佛教競爭近兩千年,中古以後漸漸合流。現時民間信佛,實是佛道合流的民間信仰。道教非世界級宗教,信徒多是中國人。

為何中國沒有世界級宗教? 也許是天意,但可從歷史立場分析。中國雖大人口雖多,主要信仰是外來,現在世界大宗教,都是跨國跨民族。三個世界級大宗教: 佛教、伊斯蘭教、和信徒最多基督宗教。世界宗教關心普世性問題,經得起時代考驗,可安慰人心,有思想的餘地,令人安身立命。

基督教原屬猶太教,耶穌基督影響甚大,由後繼者使徒保羅,把信仰傳到希臘,不局限於猶太人的傳統律法。基督教說出普世人得救的辦法,加上歷代信徒的努力和真正啓示,信徒願意冒險犯難,犧牲身家性命財產,冒求傳教直到地極,因而成為世界宗教。

中國沒有這種信徒,又沒有這樣條件,中國在東亞大陸,半封閉式以農立國,對外航海並不發達,沒有魄力到處傳教。歐洲注重航海,海岸綫長航海發達,其後工業革命興起,發現新航路新大陸,把宗教廣傳到世界。伊斯蘭教在西亞努力傳教。

佛教源於印度北部,結合印度南部信仰,演變成為佛教密宗,是跨國的跨民族的。佛教處理的問題是許多人關心的,其深度其廣度是令人心向往。佛教傳入中國後,在中國發揚光大,成為最普及宗教。中國最大宗教是佛教,土生土長的是道教。

儒家思想是,倫理教化,非嚴格意義的宗教,但有若干宗教功能。崇拜祖先尊重老師,重視人倫道德,有規範令人遵從,重視祭祀祖先,有若干宗教功能。信其道理令人,心安理得,心平氣和,是廣義的宗教。

陳耀南教授
香港大學榮休教授,台灣教育部審定正教授,南洲國學社。

淺談詩詞之別 陳魯慎教授主講

淺談詩詞之別
詩分為四言、五言、七言。四字一句為四言、五字一句為五言、七字一句為七言。以唐詩為例,四句為絕、八句為律。律詩必須三和四句對偶、五和六句對偶。詩要押韻,原則上用韻平仄不論,多平少仄。讀詩之法,五言用上二下三,七言用上四下三,不過亦有例外。

詞牌有千多個,流行的只有數十個。詞受詞牌的影響,有旋律和節奏。各詞牌的平仄押韻不同,詞中不少字是可以平仄互用。

寫詩或填詞,先學基本功,懂得分平仄,懂得分平上去入。若不會分平仄,寫詩難。若不會分平上去入,填詞難。

學習中國古典文學的詩詞歌賦,一定要朗誦。小說可閱讀,但只閱讀詩詞歌賦,功效大減。否則,無成效,記不清。

陳魯慎(1912-2015)
廣州國民大學、香港廣大書院、聯合學院、能仁書院、珠海大學、德明書院等擔任中文系教授達卅年。講授古典文學。享壽104歲。

杜甫 登樓 登高 何叔惠老師吟誦

杜甫 登樓
花近高樓傷客心,萬方多難此登臨。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雲變古今。
北極朝廷終不改,西山寇盜莫相侵。可憐後主還祠廟,日暮聊為梁甫吟。

詩作背景
杜甫客居成都已五年,當時吐蕃入侵、宦官專權、藩鎮割據、朝廷內外交困、災患重重。

杜甫 登高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迴。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詩作背景
杜甫晚年,無依靠,病纏身。獨上夔州白帝城,登高臨眺,所見蕭瑟秋江,感其身世飄零,孤愁悲哀。寫下《登高》被譽爲七律之冠。

杜甫(712-770)
字子美,號少陵野老。與李白齊名,世稱為詩聖。其詩悲天憫人,憂國憂民。梁啟超評: 少陵只為蒼生苦,贏得乾坤不盡愁。

何叔惠(1919-2012)
號薇盦,廣東順德人。著名詩人及書法家。創設鳳山藝文院,著有薇盦存稿。

私塾調之吟誦
通過私塾或家教,代代相傳之吟誦,有三千多年歷史。雖無固定之音階,但像唱歌地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