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 三首 何叔惠老師吟誦

杜牧 泊秦淮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詩作背景
詩人夜泊秦淮,聽聞亡國之音,不禁觸發憂世之情。

杜牧 寄揚州韓綽判官
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木凋。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

詩作背景
詩人懷念揚州過往生活,以揚州景物與友人調侃。

杜牧 金谷園
繁華事散逐香塵,流水無情草自春。日暮東風怨啼鳥,落花猶似墜樓人。

詩作背景
詩人過晉石崇金谷園遺址,興弔古情思。

杜牧(803-852)
字牧之,號樊川,晚唐文學家。詩作明麗隽永,以绝句稱著,世稱小杜。

何叔惠(1919-2012)
號薇盦,廣東順德人。著名詩人及書法家。創設鳳山藝文院,著有薇盦存稿。

私塾調之吟誦
通過私塾或家教,代代相傳之吟誦,有三千多年歷史。雖無固定之音階,但像唱歌地誦讀。

杜甫 詠懷古蹟五首 何叔惠老師吟誦

詩作背景
詩人在夔州三峽,遊歷古蹟詠古人,以抒情懷。

杜甫 詠懷古蹟五首
其一
支離東北風塵際,漂泊西南天地間。三峽樓臺淹日月,五溪衣服共雲山。
羯胡事主終無賴,詞客哀時且未還。庾信平生最蕭瑟,暮年詩賦動江關。

其二
搖落深知宋玉悲,風流儒雅亦吾師。悵望千秋一灑淚,蕭條異代不同時。
江山故宅空文藻,雲雨荒臺豈夢思?最是楚宮俱泯滅,舟人指點到今疑。

其三
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塚向黃昏。
畫圖省識春風面,環佩空歸月夜魂。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

其四
蜀主窺吳幸三峽,崩年亦在永安宮。翠華想像空山裡,玉殿虛無野寺中。
古廟松杉巢水鶴,歲時伏臘走村翁。武侯祠屋常鄰近,一體君臣祭祀同。

其五
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遺像肅清高。三分割據紆籌策,萬古雲霄一羽毛。
伯仲之間見伊呂,指揮若定失蕭曹。運移漢祚終難復,志決身殲軍務勞。

杜甫(712-770)
字子美,號少陵野老。與李白齊名,世稱為詩聖。其詩悲天憫人,憂國憂民。梁啟超評: 少陵只為蒼生苦,贏得乾坤不盡愁。

何叔惠(1919-2012)
號薇盦,廣東順德人。著名詩人及書法家。創設鳳山藝文院,著有薇盦存稿。

私塾調之吟誦
通過私塾或家教,代代相傳之吟誦,有三千多年歷史。雖無固定之音階,但像唱歌地誦讀。

屈原 九歌 山鬼 何叔惠老師吟誦

屈原(約前340年-前278年)
名平,字原,楚國人。戰國著名政治家、愛國詩人,力主聯齊抗秦,遭流放。秦攻破楚國首都,屈原悲憤自沉於汨羅江。九歌是其主要作品之一,具有濃厚的宗教祭祀性質。

詩作背景
《山鬼》是《九歌》之一,基於民間歌謠,加以潤飾的詩歌,句法參差錯落,敘述多情的山鬼,等待與心上人幽會的情緒,千迴百折,逼真動人。

屈原 九歌 山鬼
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帶女蘿;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
乘赤豹兮從文狸,辛夷車兮結桂旗;被石蘭兮帶杜衡,折芳馨兮遺所思;
余處幽篁兮終不見天,路險難兮獨後來;表獨立兮山之上,雲容容兮而在下;
杳冥冥兮羌晝晦,東風飄兮神靈雨;留靈修兮憺忘歸,歲既晏兮孰華予;
采三秀兮於山間,石磊磊兮葛蔓蔓;怨公子兮悵忘歸,君思我兮不得閒;
山中人兮芳杜若,飲石泉兮蔭松栢;君思我兮然疑作;
靁填填兮雨冥冥,猨啾啾兮狖夜鳴;風颯颯兮木蕭蕭,思公子兮徒離憂。

何叔惠(1919-2012)
號薇盦,廣東順德人。著名詩人及書法家。創設鳳山藝文院,著有薇盦存稿。

私塾調之吟誦
通過私塾或家教,代代相傳之吟誦,有三千多年歷史。雖無固定之音階,但像唱歌地誦讀。

杜甫 登樓 登高 何叔惠老師吟誦

杜甫 登樓
花近高樓傷客心,萬方多難此登臨。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雲變古今。
北極朝廷終不改,西山寇盜莫相侵。可憐後主還祠廟,日暮聊為梁甫吟。

詩作背景
杜甫客居成都已五年,當時吐蕃入侵、宦官專權、藩鎮割據、朝廷內外交困、災患重重。

杜甫 登高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迴。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詩作背景
杜甫晚年,無依靠,病纏身。獨上夔州白帝城,登高臨眺,所見蕭瑟秋江,感其身世飄零,孤愁悲哀。寫下《登高》被譽爲七律之冠。

杜甫(712-770)
字子美,號少陵野老。與李白齊名,世稱為詩聖。其詩悲天憫人,憂國憂民。梁啟超評: 少陵只為蒼生苦,贏得乾坤不盡愁。

何叔惠(1919-2012)
號薇盦,廣東順德人。著名詩人及書法家。創設鳳山藝文院,著有薇盦存稿。

私塾調之吟誦
通過私塾或家教,代代相傳之吟誦,有三千多年歷史。雖無固定之音階,但像唱歌地誦讀。

柳永 八聲甘州 何叔惠老師吟誦

柳永 八聲甘州
對瀟瀟暮雨灑江天,一番洗清秋。漸霜淒風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樓。是處紅衰翠減,苒苒物華休。惟有長江水,無語東流。
不忍登高臨遠,望故鄉渺邈,歸思難收。嘆年來蹤跡,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妝樓凝望,誤幾回、天際識歸舟。爭知我,倚欄干處,正恁凝愁!

柳永(987-1053)
字耆卿,原名三變。北宋著名詞人,與張先齊名。精通音律,放蘯不覊。仕途坎坷,流連坊曲。其詞以通俗語言,率真情感,為歌妓填詞,流傳甚廣。

八聲甘州
詞牌名。全詞共八韻,故名八聲。

詩作背景
柳永代表作。寫羈旅之苦,思鄉懷親之愁。詞分上下片,上半闋寫景,下半闋抒情。

何叔惠(1919-2012)
號薇盦,廣東順德人。著名詩人及書法家。創設鳳山藝文院,著有薇盦存稿。

私塾調之吟誦
通過私塾或家教,代代相傳之吟誦,有三千多年歷史。雖無固定之音階,但像唱歌地誦讀。

杜甫 客至 何叔惠老師吟誦

杜甫 客至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見羣鷗日日來。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爲君開。
盤飧市遠無兼味,樽酒家貧只舊醅。肯與鄰翁相對飲,隔籬呼取盡餘杯。

杜甫 (712-770)
字子美,號少陵野老。與李白齊名,世稱為詩聖。其詩悲天憫人,憂國憂民。梁啟超評: 少陵只為蒼生苦,贏得乾坤不盡愁。

詩作背景
詩人歷盡顛沛流離,安居成都草堂,客人來訪時作此詩,現出其純樸性格和好客心情。

何叔惠(1919-2012)
號薇盦,廣東順德人。著名詩人及書法家。創設鳳山藝文院,著有薇盦存稿。

私塾調之吟誦
通過私塾或家教,代代相傳之吟誦,有三千多年歷史。雖無固定之音階,但像唱歌地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