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千古事 得失寸心知 — 《左傳•鄭伯克段于鄢》詳析 (上) 單周堯教授主講

左丘明 左傳
•《左傳》是中華傳統文化的寶庫,兼真善美而有之。它據事直書,以史傳經,得史學之真;書中闡明《春秋》經義,含有豐富的道德倫理思想,得經學、哲學之善;其敘事寫人,精妙絕倫,引人入勝,得文學之美。

•《春秋》相傳是孔子據魯史筆削而成的。其書分年紀事,上起魯隱公元年(公元前 722 年),下迄魯哀公十四年(公元前 481 年),其中包括隱、桓、莊、閔、僖、文、宣、成、襄、昭、定、哀十二公二百四十二年間的大事。

•《左傳》中的《春秋》經文下止哀公十六年「孔丘卒」,由於過去的學者都依據《史記.孔子世家》所記孔子作《春秋》「下迄哀之十四年」獲麟,所以把哀公十五、十六兩年的《春秋》經文稱為「續經」,認為出於孔子弟子所補。

左丘明(前502年-前422年)
丘明(姓姜,氏丘,名明),本名丘明,因其先祖曾任楚國左史官,故在姓前添“左”字,世稱“左丘明”。春秋末期史學家,散文家,曾任鲁國史官。相傳著左傳。

單周堯教授
香港能仁專上學院特聘教授,香港能仁專上學院前副校長,香港大學中文學院前主任。

杜甫 宿江邊閣 方鏡熹老師主講

杜甫 宿江邊閣
暝色延山徑,高齋次水門。薄雲岩際宿,孤月浪中翻。鸛鶴追飛靜,豺狼得食喧。不眠憂戰伐,無力正乾坤。

創作背景
杜甫寄宿江邊,深夜無眠,起坐眺望,描寫所見所聞。

杜甫(712-770)
字子美,號少陵野老。與李白齊名,世稱為詩聖。其詩悲天憫人,憂國憂民。梁啟超評: 少陵只為蒼生苦,贏得乾坤不盡愁。

左丘明 左傳•鄭伯克段於鄢 單周堯教授主講

創作背景
母親武姜因難產,厭惡長子莊公,溺愛次子共叔段。莊公即位後,公叔段謀奪君位,莊公容忍他,他愈加驕橫,後在鄢地將其打敗。莊公與母關係斷裂,後依潁考叔提議,母子和好如初。

左丘明 左傳•鄭伯克段於鄢
初,鄭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莊公及共叔段。莊公寤生,驚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惡之。愛共叔段,欲立之,亟請于武公,公弗許。

及莊公即位,為之請制。公曰:「制,巖邑也,虢叔死焉。佗邑唯命。」請京,使居之,謂之京城大叔。祭仲曰 :「都城過百雉,國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過參國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將不堪。」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對曰:「姜氏何厭之有!不如早為之所,無使滋蔓。蔓,難圖也 。蔓草猶不可除,況君之寵弟乎?」公曰:「多行不義,必自斃,子姑待之! 」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貳於己。公子呂曰:「國不堪貳,君將若之何?欲與大叔,臣請事之;若弗與,則請除之。無生民心。」公曰:「無庸,將自及。」大叔又收貳以為己邑,至於廩延。子封曰:「可矣。厚將得眾。」公曰:「不義,不暱。厚將崩。」

大叔完聚,繕甲兵,具卒乘,將襲鄭。夫人將啟之。公聞其期,曰:「可矣!」命子封帥車二百乘以伐京。京叛大叔段。段入于鄢。公伐諸鄢。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

遂寘姜氏於城潁,而誓之曰:「不及黃泉,無相見也。」既而悔之。潁考叔為潁谷封人,聞之,有獻於公。公賜之食。食舍肉。公問之。對曰:「小人有母,皆嘗小人之食矣,未嘗君之羮。請以遺之。」公曰:「爾有母遺,繄我獨無!」潁考叔曰:「敢問何謂也?」公語之故,且告之悔。對曰:「君何患焉?若闕地及泉,隧而相見,其誰曰不然?」公從之。公入而賦:「大隧之中,其樂也融融。」姜出而賦:「大隧之外,其樂也洩洩。」遂為母子如初。

君子曰:潁考叔,純孝也。愛其母,施及莊公。《詩》曰:「孝子不匱,永錫爾類。」其是之謂乎?

左丘明(前502年-前422年)
丘明(姓姜,氏丘,名明),本名丘明,因其先祖曾任楚國左史官,故在姓前添“左”字,世稱“左丘明”。春秋末期史學家,散文家,曾任鲁國史官。相傳著左傳。

單周堯教授
香港能仁專上學院特聘教授,香港能仁專上學院前副校長,香港大學中文學院前主任。

杜甫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方鏡熹老師主講

杜甫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結伴好還鄉。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創作背景
詩人忽聞叛亂已平,內心無比激動,寫下這罕有喜樂之作。

杜甫(712-770)
字子美,號少陵野老。與李白齊名,世稱為詩聖。其詩悲天憫人,憂國憂民。梁啟超評: 少陵只為蒼生苦,贏得乾坤不盡愁。

李商隠 馬嵬 陳耀南教授主講

李商隱 馬嵬
海外徒聞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空聞虎旅傳宵柝,無復雞人報曉籌。
此日六軍同駐馬,當時七夕笑牽牛。如何四紀爲天子,不及盧家有莫愁!

《唐詩新賞》陳耀南著 評說
比起鄭畋《馬嵬》七絕肯定玄宗在馬嵬的毅然割捨,犧牲「小愛」的紅顏知己,以保全「大愛」的王業江山;比起白居易《長恨歌》本想諷喻君王不可「重色傾國」,漸轉為惋惜絕代美人之死,主角男女愛情之堅,李義山這首七律,直責玄宗為君四十餘年,竟不能如一介平民之力保妻子。可謂別開生面,甚至大快人心(——男性和君王利益至上論者,例外。)在當時來說,更要多一點卓識與勇氣。當然,連承歡侍宴,共枕同衾的愛妃都不能保,更何況「流血成海水」的邊庭,火熱水深的千村萬戶呢?尾聯沒有說明此意,但也不妨作此引申,推想。

史載:祿山亂起,玄宗本擬親征,留太子監國,楊家權貴大懼,使貴妃以死勸止云云。假使當時貴妃明大義,識大體,許多人(包括她自己)的命運與聲譽,都可能改變——不過,對那個時代,一個絕頂美麗、有才藝和迎合權勢的小聰明,但是不多讀書,沒有大見識智慧的女子,人們又能苛求甚麼呢?

李商隱 (813-約858)
字義山,晚唐傑出詩人,與杜牧并稱小李杜。有別盛唐李杜,李白和杜甫。

陳耀南教授
香港大學榮休教授,台灣教育部審定正教授,南洲國學社。

漢字漢語變變變(三) 單周堯教授主講

「春秋五霸」與「生霸死霸」-漢字漢語變變變

詞義的演變
* 詞義的擴大、縮小、轉移。
* 詞義極度引申,則有相反義。
* 字的通假義。

單周堯教授 香港大學中文學院前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