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七律精選 陳耀南教授主講

七言律詩 是古典格律詩中,音樂感最強。文學才學兼之,需要典故對象,和詞組的豐富,是古典詩歌中,代表性的作品。五十六個字,短於七言古詩,長於五言絕句。信息的含量,詞組的配布,繁簡合宜。七言律詩,發展到唐代,成熟於杜甫時期。全唐詩,在盛唐之前是,古體詩或五律。盛唐之後,七律較多,好作品美不勝收。今次精選五十首七律詩,一齊欣賞。

陳耀南教授
香港大學榮休教授,台灣教育部審定正教授,南洲國學社。

王維 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曲) 陳耀南教授主講

王維 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曲)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王維 (700-761) 字摩詰,外號詩佛,詩畫樂三藝皆精,與李白杜甫齊名。

詩作背景
送友元氏出官安西,渭城餞別而賦此詩。

陳耀南教授
香港大學榮休教授,台灣教育部審定正教授,南洲國學社。

王昌齡 閨怨 陳耀南教授主講

王昌齡 閨怨
閨中少婦不知愁
春日凝妝上翠樓
忽見陌頭楊柳色
悔教夫婿覓封侯

王昌齡 (約694-756) 字少伯,唐代著名詩人,擅寫深宮幽怨,與塞外風光,表現豐富感情,與深刻思想。

詩作背景
春日明麗閨中少婦,感受人生矛盾無奈。此詩確是寫閨情之佳作。

陳耀南教授
香港大學榮休教授,台灣教育部審定正教授,南洲國學社。

詩歌淺嘗019 辛棄疾 青玉案 方鏡熹老師主講

辛棄疾 青玉案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辛棄疾(1140-1207),字幼安,號稼軒居士,山東 濟南人。生於金國,少年抗金歸宋,曾任江西安撫使、福建安撫使等職。追贈少師,諡忠敏。辛棄疾是中國南宋豪放派詞人,人稱詞中之龍,與蘇軾合稱「蘇辛」,與李清照並稱「濟南二安」,和愛國詩人陸遊雙峰並峙。辛棄疾詞風激昂豪邁,風流豪放,代表著南宋豪放詞的最高成就。

青玉案,詞牌名,別稱《橫塘路》、《西湖路》。雙調六十七字,前後闋各五仄韻,上去通押。

漢 張衡《四愁詩》
美人贈我錦繡段,何以報之青玉案。

宋 劉克莊《辛稼軒集序》
… 其穠纖綿密者,亦不在小晏,秦郎之下。

宋 歐陽修《生查子》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今年元夜時,月與花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

清 王國維《人間詞話》:「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昨夜 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 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界也。」

方鏡熹老師評:「激揚穠豔 辛稼軒

 

詩歌淺嘗018 蘇軾 定風波 方鏡熹老師主講

蘇軾 定風波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余獨不覺。已而放晴,故作此。

莫聽穿林竹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蘇軾(1037-1101),字子瞻,一字和仲,號東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文豪。詩、詞、賦、散文均成就極高,且善書法和繪畫,是中國文學藝術史上罕見的全才,也是中國數千年歷史上被公認文學藝術造詣傑出者,為唐宋八大家之一。

定風波,詞牌名。雙調六十二字,前闋三平韻,兩仄韻,後闋四仄韻,兩平韻。

王國維曰:「詞至李後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變伶工之詞,而為士大夫之詞。」

蘇軾︰「不惜拗折天下人的嗓子」

方鏡熹老師評:「逸懷浩氣 蘇東坡

 

詩歌淺嘗017 柳永 八聲甘州 方鏡熹老師主講

柳永 八聲甘州

對瀟瀟、暮雨灑江天,一番洗清秋。漸霜風淒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樓。是處紅衰綠減,苒苒物華休。惟有長江水,無語東流。
不忍登高臨遠,望故鄉渺邈,歸思難收。歎年來蹤跡,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妝樓顒望,誤幾回、天際識歸舟。爭知我、倚闌干處,正恁凝眸。

柳永,北宋詞人。 字耆卿,原名三變,字景莊,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宋仁宗年間進士, 官至屯田員外郎。排行第七,世稱柳七或柳屯田。為人放蕩不羈,終身潦倒。其詞多描繪城市風光和歌妓生活,尤長於抒寫羈旅行役之情,其中慢詞獨多,鋪敘刻畫,情景交融,語言通俗,音律諧婉,在當時流傳極其廣泛,有「凡有井水飲處,皆能歌柳詞」之說,為婉約派代表人物。

八聲甘州,詞牌名。 全詞共八韻,所以叫“八聲”。 詞分上下兩曲,上曲寫景,下曲抒情。

「俚不傷雅,雅不嫌俗。」

明 馮夢龍《喻世明言•眾名姬春風吊柳七》

溫庭筠《夢江南》
梳洗罷,獨倚望江樓,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腸斷白蘋州。

方鏡熹老師評:「俚不傷雅 柳耆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