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隱 自言
四海無可歸之地,九族無可倚之親。
元好問 論詩三十首·十二
望帝春心託杜鵑,佳人錦瑟怨華年。詩家總愛西崑好,獨恨無人作鄭箋。
李商隱 (813-約858)
字義山,晚唐傑出詩人,與杜牧并稱小李杜。有別盛唐李杜,李白和杜甫。
陳耀南教授
香港大學榮休教授,台灣教育部審定正教授,南洲國學社。
李商隱 自言
四海無可歸之地,九族無可倚之親。
元好問 論詩三十首·十二
望帝春心託杜鵑,佳人錦瑟怨華年。詩家總愛西崑好,獨恨無人作鄭箋。
李商隱 (813-約858)
字義山,晚唐傑出詩人,與杜牧并稱小李杜。有別盛唐李杜,李白和杜甫。
陳耀南教授
香港大學榮休教授,台灣教育部審定正教授,南洲國學社。
溫庭筠 過陳琳墓
曾於青史見遺文,今日飄蓬過此墳。詞客有靈應識我,霸才無主始憐君。
石麟埋沒藏春草,銅雀荒涼對暮雲。莫怪臨風倍惆悵,欲將書劍學從軍。
《唐詩新賞》陳耀南著 評說
一首真正不凡的詩,作為一位自傷不遇,自命不凡的人。詩的賞音,卻向來不乏。
詩作背景
溫庭筠浪遊江淮,經陳琳墓,與墓中人比對際遇,感慨而成此佳作。
溫庭筠 (約812-866)
原名岐,字飛卿,唐晚著名詩人。花間派詞人,精通音律,詞風濃綺豔麗,與李商隱齊名。
陳耀南教授
香港大學榮休教授,台灣教育部審定正教授,南洲國學社。
溫庭筠 蘇武廟
蘇武魂消漢使前,古祠高樹兩茫然。雲邊雁斷胡天月,隴上羊歸塞草煙。
迴日樓臺非甲帳,去時冠劍是丁年。茂陵不見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
《唐詩新賞》陳耀南著 評說
表揚志節,感慨命運,描情切,寫景美,聲律諧,屬對工,不愧名作。
詩作背景
蘇武出使匈奴,被扣留十九年。詩人憑吊蘇武廟,表揚蘇武堅貞不屈。
溫庭筠 (約812-866)
原名岐,字飛卿,唐晚著名詩人。花間派詞人,精通音律,詞風濃綺豔麗,與李商隱齊名。
陳耀南教授
香港大學榮休教授,台灣教育部審定正教授,南洲國學社。
杜牧 九日齊山登高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但將酩酊酬佳節,不用登臨恨落暉。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
《唐詩新賞》陳耀南著 評說
有文才而且通達,乃有此詩。(可惜後來還是鬱鬱以終。)
詩作背景
適逢重陽佳節,詩人與友張祜,同遊池州齊山,有感而作此詩。
杜牧 (803-852)
字牧之,晚唐傑出詩人,與李商隱并稱小李杜。有別盛唐李杜,李白和杜甫。
陳耀南教授
香港大學榮休教授,台灣教育部審定正教授,南洲國學社。
杜牧 題宣州開元寺水閣閣下宛溪夾溪居人
六朝文物草連空,天淡雲閒今古同。鳥去鳥來山色裡,人歌人哭水聲中。
深秋簾幕千家雨,落日樓台一笛風。惆悵無因見范蠡,參差煙樹五湖東。
《唐詩新賞》陳耀南著 評說
懷古傷今,自嘆不遇,頷聯尤見精巧。
詩作背景
詩人遊開元寺,登水閣時,懷古傷今,觸景而作。
杜牧 (803-852)
字牧之,晚唐傑出詩人,與李商隱并稱小李杜。有別盛唐李杜,李白和杜甫。
陳耀南教授
香港大學榮休教授,台灣教育部審定正教授,南洲國學社。
秦韜玉 貧女
蓬門未識綺羅香,擬託良媒亦自傷。誰愛風流高格調,共憐時世儉梳妝。
敢將十指誇針巧,不把雙眉鬥畫長。苦恨年年壓金線,爲他人作嫁衣裳。
《唐詩新賞》陳耀南著 評說
在中晩唐奢靡風氣之下,貧女聲聲態懇切吐露心事,掩抑低徊,自傷而不失自尊,恰如貧士在舉目盡是門弟顯達者的自訴。
詩作背景
詩人刻畫貧女的苦悶,對命運那種懷疑和怨恨。
秦韜玉 (生卒年不詳)
字中明,晚唐詩人。出身寒素,屢試不第。
陳耀南教授
香港大學榮休教授,台灣教育部審定正教授,南洲國學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