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 水調歌頭 江獻珠女史吟誦

蘇軾 水調歌頭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寫作背景
北宋熙寧九年中秋之夜,蘇軾賞月,飲酒到天明,作此名篇,懷念分別七年的弟弟蘇轍。這詞流傳甚廣。

蘇軾(1037-1101)
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北宋大文學家。詞風豪放,個性鮮明,筆力雄健,想像豐富奇特。

江獻珠 (1926-2014)
香港烹飪名家,廣州馳名食家江太史之孫女,吟誦師承麥華三老師。

私塾調之吟誦
通過私塾或家教,代代相傳之吟誦,有三千多年歷史。雖無固定之音階,但像唱歌地誦讀。

蘇軾 水調歌頭 何叔惠老師吟誦

蘇軾 水調歌頭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寫作背景
北宋熙寧九年中秋之夜,蘇軾賞月,飲酒到天明,作此名篇,懷念分別七年的弟弟蘇轍。這詞流傳甚廣。

蘇軾(1037-1101)
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北宋大文學家。詞風豪放,個性鮮明,筆力雄健,想像豐富奇特。

何叔惠(1919-2012)
號薇盦,廣東順德人。著名詩人及書法家。創設鳳山藝文院,著有薇盦存稿。

私塾調之吟誦
通過私塾或家教,代代相傳之吟誦,有三千多年歷史。雖無固定之音階,但像唱歌地誦讀。

蘇軾 水調歌頭 方鏡熹老師吟誦

蘇軾 水調歌頭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寫作背景
北宋熙寧九年中秋之夜,蘇軾賞月,飲酒到天明,作此名篇,懷念分別七年的弟弟蘇轍。這詞流傳甚廣。

蘇軾(1037-1101)
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北宋大文學家。詞風豪放,個性鮮明,筆力雄健,想像豐富奇特。

蘇軾 水調歌頭 陳魯慎教授朗誦

蘇軾 水調歌頭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寫作背景
北宋熙寧九年中秋之夜,蘇軾賞月,飲酒到天明,作此名篇,懷念分別七年的弟弟蘇轍。這詞流傳甚廣。

蘇軾(1037-1101)
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北宋大文學家。詞風豪放,個性鮮明,筆力雄健,想像豐富奇特。

陳魯慎(1912-2015)
廣州國民大學、香港廣大書院、聯合學院、能仁書院、珠海大學、德明書院等擔任中文系教授達卅年。講授古典文學。享壽104歲。

蘇軾 念奴嬌 赤壁懷古 陳魯慎教授朗誦

蘇軾 念奴嬌 赤壁懷古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 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強虜灰飛湮滅。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人間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寫作背景
這是蘇軾懷古之作,宋代豪放詞的代表。詞人所懷是三國赤壁之戰和人物。

蘇軾(1037-1101)
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北宋大文學家。詞風豪放,個性鮮明,筆力雄健,想像豐富奇特。

陳魯慎(1912-2015)
廣州國民大學、香港廣大書院、聯合學院、能仁書院、珠海大學、德明書院等擔任中文系教授達卅年。講授古典文學。享壽104歲。

詩歌淺嘗018 蘇軾 定風波 方鏡熹老師主講

蘇軾 定風波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余獨不覺。已而放晴,故作此。

莫聽穿林竹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蘇軾(1037-1101),字子瞻,一字和仲,號東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文豪。詩、詞、賦、散文均成就極高,且善書法和繪畫,是中國文學藝術史上罕見的全才,也是中國數千年歷史上被公認文學藝術造詣傑出者,為唐宋八大家之一。

定風波,詞牌名。雙調六十二字,前闋三平韻,兩仄韻,後闋四仄韻,兩平韻。

王國維曰:「詞至李後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變伶工之詞,而為士大夫之詞。」

蘇軾︰「不惜拗折天下人的嗓子」

方鏡熹老師評:「逸懷浩氣 蘇東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