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 兩首 趙元任教授吟誦 (常州話)

李白 (701-762)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與杜甫齊名。世稱詩仙,才華橫溢,浪漫不羈。

詩作背景
當時李白,備受排擠,有志難伸。感到孤獨,苦悶寂寞,借酒消愁。

李白 月下獨酌
花間一壺酒 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 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 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 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 我舞影凌亂 醒時同交歡 醉後各分散
永結無情游 相期邈雲漢

詩作背景
李白為餞別李雲而寫此詩。詩中抒發,年華虛度,報國無門,苦悶情懷。

李白 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
棄我去者 昨日之日不可留
亂我心者 今日之日多煩憂
長風萬里送秋雁 對此可以酣高樓
蓬萊文章建安骨 中間小謝又清發
俱懷逸興壯思飛 欲上青天覽明月
抽刀斷水水更流 舉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稱意 明朝散髮弄扁舟

趙元任(1892-1982)
著名語言學家、哲學家、作曲家。被尊為漢語言學之父。

私塾調之吟誦
通過私塾或家教,代代相傳之吟誦,有三千多年歷史。雖無固定之音階,但像唱歌地誦讀。
這吟誦的聲帶,錄於一九七零年,為趙家之珍藏。

李白 長干行 葉嘉瑩教授吟誦 (普通話)

李白 長干行
妾髮初覆額,折花門前劇。郎騎竹馬來,遶床弄青梅。同居長干里,兩小無嫌猜。

十四為君婦,羞顏未嘗開。低頭向暗壁,千喚不一回。十五始展眉,願同塵與灰。
常存抱柱信,豈上望夫臺。十六君遠行,瞿塘灩澦堆。五月不可觸,猿聲天上哀。

門前遲行跡,一一生綠苔。苔深不能掃,落葉秋風早。八月蝴蝶黃,雙飛西園草。

感此傷妾心,坐愁紅顏老。早晚下三巴,預將書報家。相迎不道遠,直至長風沙。

李白(701-762)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與杜甫齊名,世稱為詩仙。其才華橫溢,浪漫不羈,曠世難求。

葉嘉瑩教授(1924-2024)
詩詞作家。南開大學中華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長,加拿大皇家學會院士。

私塾調之吟誦
通過私塾或家教,代代相傳之吟誦,有三千多年歷史。雖無固定之音階,但像唱歌地誦讀。

張俞 蠶婦 李白 贈汪倫 張雙慶教授吟誦 (泉州話)

張俞 蠶婦
昨日到城郭,歸來淚滿巾。遍身綺羅者,不是養蠶人。

張俞
字少愚,號白雲居士,北宋詩人。胸懷大志,遊學四方,屢舉不第,遨游山水,三十餘年。晚年著作,有白雲集。

李白 贈汪倫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贈我情。

李白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與杜甫齊名,世稱為詩仙。其才華橫溢,浪漫不羈,曠世難求。

張雙慶教授
香港中文大學教授,前香港中文大學聯合書院副院長。

私塾調之吟誦
通過私塾或家教,代代相傳之吟誦,有三千多年歷史。雖無固定之音階,但像唱歌地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