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 三首 何叔惠老師吟誦

李白 贈孟浩然
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紅顏棄軒冕,白首臥松雲。醉月頻中聖,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挹清芬。

詩作背景
詩人造訪摯友孟浩然不遇,寫此詩以表達敬仰及遺憾之情。詩作質健豪邁,意蘊深長。

李白 送友人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 此地一爲別,孤蓬萬里征。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 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詩作背景
應為李白中年期送别之作。詩人透過環境刻劃,氣氛渲染,表達惜别之意,深情婉轉,餘韻悠長。

李白 憶秦娥
簫聲咽,秦娥夢斷秦樓月。秦樓月,年年柳色,覇陵傷別。樂遊原上清秋節,咸陽古道音塵絕。音塵絕,西風殘照,漢家陵闕。

詩作背景
宋代邵博始稱此詞為李白之作。詞中描繪女子思念爱人之情,意境開闊,氣韻沉雄,凄婉流麗。

李白(701-762)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代著名詩人,詩風雄奇豪放,想像豐富,語言流轉自然,音律多變。

何叔惠(1919-2012)
號薇盦,廣東順德人。著名詩人及書法家。創設鳳山藝文院,著有薇盦存稿。

私塾調之吟誦
通過私塾或家教,代代相傳之吟誦,有三千多年歷史。雖無固定之音階,但像唱歌地誦讀。

李白 將進酒 梁立勳老師吟誦

李白 將進酒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千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
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
鐘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願醒!
古來聖賢皆寂寞,唯有飲者留其名。
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詩作背景
唐玄宗天寶三年,詩人被賜金放還,日後借酒興詩,抒發懷才不遇,滿腔不平之情。

李白(701-762)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代著名詩人,詩風雄奇豪放,想像豐富,語言流轉自然,音律多變。

梁立勳
師事何叔惠老師,前香港中學中文科主任,多倫多文華藝術節朗誦比賽評審。

私塾調之吟誦
通過私塾或家教,代代相傳之吟誦,有三千多年歷史。雖無固定之音階,但像唱歌地誦讀。
吟誦者師事何叔惠老師,吟誦時見其流派特色,亦自有面目,足見吟誦藝術之自由度及靈活性。

李白 贈汪倫 方鏡熹老師主講

李白 贈汪倫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創作背景
汪倫在桃花潭為李白送行,李白以詩贈之。

李白(701-762)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代著名詩人,被譽為詩仙,與詩人杜甫合稱「李杜」。

李白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方鏡熹老師主講

李白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創作背景
李白送別摯友孟浩然,寫下詩意之景,流露深厚情誼。

李白(701-762)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代著名詩人,被譽為詩仙,與詩人杜甫合稱「李杜」。

李白 將進酒 葉嘉瑩教授吟誦 (普通話)

李白 將進酒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

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
鍾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復醒。
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千金裘,
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寫作背景
詩人被唐玄宗賜金放還後,借酒興詩,抒發懷才不遇,滿腔不平之情。

李白(701-762)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代著名詩人,被譽為詩仙,與詩人杜甫合稱「李杜」。

葉嘉瑩教授(1924-2024)
詩詞作家。南開大學中華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長,加拿大皇家學會院士。

私塾調之吟誦
通過私塾或家教,代代相傳之吟誦,有三千多年歷史。雖無固定之音階,但像唱歌地誦讀。

李白 送友人 方鏡熹老師主講

李白 送友人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 此地一爲別,孤蓬萬里征。
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 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一首情意深長的送別詩。

李白(701-762)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代著名詩人,被譽為詩仙,與詩人杜甫合稱「李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