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淺嘗016 李煜 破陣子 方鏡熹老師主講

李煜 破陣子

四十年來家國,三千里地山河。鳳閣龍樓連霄漢,玉樹瓊枝作煙蘿,幾曾識干戈﹖
一旦歸為臣虜,沈腰潘鬢銷磨。最是倉惶辭廟日,教坊猶奏別離歌,垂淚對宮娥﹗

李煜,字重光,初名從嘉,號鐘隱、蓮峰居士。五代十國時南唐國君(961-975年在位), 漢族,彭城(江蘇徐州)人。 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於宋建隆二年(961年) 繼位,史稱李後主。 開寶八年,宋軍破南唐被俘。 後因作感懷故國的名詞《虞美人》而被宋太宗毒死。 李煜文學造詣非凡,為中國首屈一指的詞人,被譽為詞聖,作品千古流傳。

破陣子,詞牌名,唐教坊曲名,一名《十拍子》。
陳暘《樂書》:「唐《破陣樂》屬龜茲部,秦王所制,舞用二千人,皆畫衣甲,執旗旆,外藩鎮春衣犒軍設樂,亦舞此曲,兼馬軍引入場,尤壯觀也。」 按唐《破陣樂》乃七言絕句,此原來是以舊曲之名,另度製新配樂。元朝高拭詞注「正宮」。

李煜《菩薩蠻》
花明月黯籠輕霧,今宵好向郎邊去。剗襪步香階,手提金縷鞋。
畫堂南畔見,一向偎人顫。奴為出來難,教郎恣意憐。

李煜《一斛珠》
晚妝初過,沈檀輕注些兒箇,向人微露丁香顆。一曲清歌,暫引櫻桃破。
羅袖裛殘殷色可,杯深旋被香醪涴。鏽牀斜憑嬌無那,爛嚼紅葺,笑向檀郎唾。

王國維曰:「詞至李後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一變伶工之詞,而為士大夫之詞。」

李煜《渡中江望石城泣下》
江南江北舊家鄉,三十年來夢一場。吳苑宮闈今冷落,廣陵臺殿已荒涼。
雲籠遠岫愁千片,雨打孤舟淚萬行。兄弟九人三百口,不堪閑坐細思量。

方鏡熹老師評:「血淚書成 李後主

方鏡熹老師在退休之前,任教於香港中文大學。

詩歌淺嘗015 馮延巳 謁金門 方鏡熹老師主講

馮延巳 謁金門

風乍起,吹皺一池春水。閒引鴛鴦香徑裏,手挼紅杏蕊。鬥鴨欄干獨倚,碧玉搔首斜墜。終日望君君不至,舉頭聞鵲喜。

馮延巳(904—96​​0)字正中,南唐廣陵(今揚州)人。官至中書侍郎左僕射平章事,是當時詞壇的大家。 有《陽春集》。 多才藝,工詩詞。 擅用清新的語言,刻畫人物內心的活動和哀愁,隱約流露出對南唐王朝國勢的關心與憂傷。

謁金門 ,唐教坊曲名。 元高拭詞注:商調。

方鏡熹老師評:「花間翹夢 馮延已。」

 

詩歌淺嘗014 溫庭筠 菩薩蠻 方鏡熹老師主講

溫庭筠 菩薩蠻

小山重疊金明滅,鬢雲欲度香腮雪。懶起畫蛾眉,弄粧梳洗遲。
照花前後鏡,花面交相映。新帖繡羅襦,雙雙金鷓鴣。

溫庭筠(812年-870年),名岐,飛卿,山西祁縣人,世稱溫助教、溫方城。晚唐著名詩人花間派詞人。精通音律,詞風濃綺豔麗。當時與李商隱段成式文筆齊名,號稱「三十六體」。

菩薩蠻詞牌名,四十四字,兩仄韻,兩平韻。本為唐朝教坊曲。《宋史·樂志》稱為「女弟子舞隊名」。宣宗年間,女蠻國遣使者進貢,她們身上披掛著珠寶,梳著高高的髮髻,號稱菩薩蠻隊,當時教坊就因此製成《菩薩蠻曲》,《菩薩蠻》就成了詞牌名。

方鏡熹老師評:「精艷絕人 溫飛卿。」

 

詩歌淺嘗013 張志和 漁歌子 方鏡熹老師主講

張志和 漁歌子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鳜魚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張志和 名龜齡,字子同,唐浙江金華人。生卒年不詳。唐肅宗時待詔翰林。後因事被貶,絕意仕進,隱居江湖間。自號玄真子,又號煙波釣徒。著書《玄真子》。

本詞描述漁家生活的瀟灑閒逸,以生動的筆法,寫活平淡無奇的漁家生活,表現出江南春景,漁人自得其樂,自由自在的生活,將自然的美景融入漁人的生活之中,產生了一股桃花源般的生動景致,令人為之心動嚮往。

漁歌子詞牌名,原為唐教坊曲,又名《漁父》。分單調、雙調二體。單調二十七字,平韻。雙調,五十字 ,仄韻。

方鏡熹老師評:「煙波釣徒 張志和。」

詩歌淺嘗012 李白 菩薩蠻 方鏡熹老師主講

李白 菩薩蠻

平林漠漠煙如織,寒山一帶傷心碧。暝色入高樓,有人樓上愁。
玉階空佇立,宿鳥歸飛急,何處是歸程?長亭連短亭。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中國唐朝詩人,有「詩仙」、「詩俠」、「酒仙」、「謫仙人」等稱呼,是盛唐最傑出的詩人與杜甫合稱「李杜」。

唐文宗御封李白的詩歌、裴旻的劍舞、張旭的草書稱為「三絕」。
李白作品想像豐富,浪漫奔放,意境獨特,才華洋溢;詩句行雲流水,自然天成。李白詩篇傳誦千年,眾多詩句已成經典。
杜甫曾評價過李白文章為「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
詞在唐代尚未普,其作品「憶秦娥」與「菩薩蠻」被南宋人黃昇稱為「百代詞曲之祖」。

菩薩蠻,詞牌名。本為唐朝教坊曲,四十四字,兩仄韻,兩平韻。《宋史•樂志》稱為「女弟子舞隊名」。宣宗年間,女蠻國遣使者進貢,她們身上披掛著珠寶,梳著高高的髮髻,號稱菩薩蠻隊,當時教坊就因此製成《菩薩蠻曲》,《菩薩蠻》就成了詞牌名。

方鏡熹老師評:「始作新詞李太白。」

古韻流風 分春館詞吟誦

分春館詞吟誦的前言

中國古詩詞是否因時代的前進而遠離我們。中國韵文那曼聲吟哦,能否在迪士科、流行曲快節奏的衝擊中,還能給我們以獨特享受。我們特請來古詩詞專家和教授,以及現在還在學習和吟唱的再傳弟子作現場展示。目的是讓前進着的人們也來感受一下我國傳統詩詞的藝術魅力。

吟誦是有節奏地以平、上、去、入四個聲調誦讀詩文。在朗讀時,以長短抑揚的節奏,表現漢語詩文中獨特的音樂美。古人說的,吟詠之間,吐納珠玉之聲。

一百多年前,經學大家陳澧因應粵音九聲的特點,始創南腔吟唱方法。其後,得陳洵、朱庸齋等南方詞人的承傳和發展,形成詞南派唱腔。其特點平聲悠揚,上、去聲婉轉有致。入聲短促,激越,韵腳拖腔。根據詩作內容,適當運用高低聲調,以達到抑揚頓挫的效果。

吟唱者包括朱庸齋老師、陳永正教授、呂君愾老師、李國明老師等。

02:23  (1)  張先 一叢花令  朱庸齋老師吟唱
04:45  (2)  晏幾道 臨江仙  朱庸齋老師吟唱
06:42  (3)  辛棄疾 賀新郎  蔡國頌老師吟唱
08:44  (4)  李商隱 無題      陳永正教授吟唱
10:29  (5)  李商隱 春雨      陳永正教授吟唱
12:12  (6)  李白  春夜宴桃李園序  張桂光老師吟唱
13:55  (7)  柳永      玉蝴蝶  張桂光老師吟唱
16:08  (8)  蔣春霖 渡江雲   呂君愾老師吟唱
18:40  (9)  李清照  鳳凰台上憶吹簫  曾秀瓊老師吟唱
21:09 (10)顧貞觀  金縷曲  郭應新老師吟唱

00:07 (11) 李白     憶秦娥   柯文亮老師吟唱
01:19 (12) 秦觀     滿庭芳   張思老師吟唱
03:46 (13) 吳文英 風入松   朱令名老師吟唱
05:34 (14) 晏幾道 臨江仙   崔浩江老師吟唱
07:03 (15) 秦觀     畫堂春   鄭敏華老師吟唱
08:35 (16) 辛棄疾 破陣子   鍾敏強老師吟唱
10:02 (17) 秦觀     滿庭芳   黎榮坤老師吟唱
12:30 (18) 朱彝尊 高陽台   黃少強老師吟唱
14:49 (19) 吳文英 八聲甘州 張思老師吟唱
17:10 (20) 張孝祥 念奴嬌   蔡庭輝老師吟唱
19:09 (21) 蔣春霖 琵琶仙   郭應新老師吟唱
21:15 (22) 辛棄疾 摸魚兒   曾秀瓊老師吟唱
23:37 (23) 張曙     浣溪沙   李國明老師吟唱
24:48 (24) 李煜     破陣子   柯文亮老師吟唱
26:36 (25) 晏幾道 鷓鴣天   鄭敏華老師吟唱
28:28 (26) 蔣春霖 渡江雲   楊熒堅老師吟唱

00:06 (28) 鄭文焯 雨霖鈴     呂君愾老師吟唱
02:12 (29) 王維     山居秋暝 蔡庭輝老師吟唱
03:30 (30) 蘇軾   永遇樂      曾秀瓊老師吟唱
05:46 (31) 陳恭尹 崖門懷古 鐘敏強老師吟唱
07:22 (32) 李煜     浪淘沙     黃少強老師吟唱
08:58 (33) 李白     菩薩蠻     柯文亮老師吟唱
10:22 (34) 柳永     雨霖鈴     曾秀瓊老師吟唱
12:42 (35) 蘇軾     水龍吟     呂君愾老師吟唱
15:03 (36) 晁補之 水龍吟     楊熒堅老師吟唱
17:18 (37) 秦觀     望海潮      黎榮坤老師吟唱
19:47 (38) 張先     一叢花令 崔浩江老師吟唱
21:52 (39) 溫庭筠 菩薩蠻     李國明老師吟唱
23:01 (40) 秦觀     江城子     鄭敏華老師吟唱
24:53 (41) 蘇軾     八聲甘州 楊熒堅老師吟唱
27:16 (42) 韋莊     菩薩蠻     李國明老師吟唱
28:23 (43) 柳永     望海潮     張思老師吟唱
30:54 (44) 蘇軾     念奴嬌     呂君愾老師吟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