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席揮毫 黃兆漢教授示範

「筆歌墨舞」中國傳統書畫
黃兆漢教授「即席揮毫」示範表演:畫三幅、書法三幅。
畫:「雄雞翠竹」、「牡丹蜜蜂」、山水(指頭畫)。
書法:草書「壽而康」、行書「慈悲喜捨」、草書「龍飛鳳舞」

黃兆漢教授簡介
1941年出生。原香港大學中文系正教授。現任澳洲中國藝術協會會長。從藝過程:
1949 —— 學畫於李鳳公老師(1884-1967)
1950 —— 學畫於梁伯譽老師(1903-1979)
1951 —— 參加「梁伯譽師生畫展」,第一次作「即席揮毫」表演
1950 —— 中期老師:鮑少游先生(1892-1985)、劉秉衡先生(1915-2003)
1980年代 —— 饒宗頤教授(1917-2018)、劉海粟教授(1896-1994)
1970年代中期,開始於澳洲首都坎培拉(Canberra)教畫,第一位學生是一位澳洲女士。至今差不多有50年的教畫經驗。期間亦開過差不多20次畫展。簡言之,
畫畫經驗:超過70年,
教畫經驗:50年,
畫展經驗:差不多20次,
示範經驗:不少於40次(自1951年起)。

「即席揮毫」的基本要素:
1. 藝 — 藝術、技術、技巧
2. 膽 — 夠膽色、有勇氣,因為要在眾人之前表演;「藝高人膽大」!
3. 定 — 《大學》說:「止→定→靜→安→慮→得」。
定 — 鎮定 故「定」可以控制自己情緒、時間→完成作品,甚至可以控制觀眾的情緒。
常言「大膽落筆,小心收拾﹗」即「膽」與「定」的問題。
「藝高人膽大」:不一定對,因為:
(1) 不習慣在眾人前畫畫;即「膽怯」。
(2) 技法不夠純熟、漂亮、驚人,或不能討人好感;沒有鎮人之氣慨,技法太弱;或人工化太多,不夠大方,諸多做作,無自然之美等等。

黃兆漢
原香港大學中文系正教授。現為香港大學饒宗頤學術館名譽研究員、香港特別行政區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博物館專家顧問、北京師範大學、香港浸會大學、聯合國際學院藝術文化發展中心名譽顧問、中國四川省社會科學院宗教研究所道教研究室特邀研究員、澳洲塔省博物及藝術館名譽首席顧問(中國藝術及古物)、澳洲中國藝術協會會長、澳中友好協會塔州分會贊助人、任劍輝研究計劃總策劃人。

明 上元燈彩圖 繪畫

《上元燈彩圖》可媲美《清明上河圖》
《上元燈彩圖》是一幅明朝古畫,長達2米、高0.26米;該畫作主要描繪了明朝中晚期的南京地區,元宵節期間的街市景致,從全景內容來看,畫家描繪的是一次元宵燈市與古董貿易相結合的集市活動,明朝中葉金陵的富庶安逸,從這幅圖卷上可略窺一二。

北京故宮博物院前副院長、資深研究員楊新認為《上元燈彩》成畫於明朝的萬曆至天啟年間(1573-1627)屬於風俗畫和人物畫的範疇,其價值堪比《清明上河圖》,但遺憾的是因為該畫作沒有作者款印,所以作者究竟為何人還不得而知,也正因此導致該畫作一直被埋沒於民間不出世,直到2015年1月,邱志傑註解版《上元燈彩圖》才在杭州展出。

基本介紹
中文名::《上元燈彩圖》
年份::明朝
作者::不詳
長度::0.26米
寬度::2米
類型::國畫
地位::與《清明上河圖》齊名
題材::元宵節期間的南京夫子廟街市景觀

來歷
自從《清明上河圖》名聲大噪,這種風格的風俗畫就成為流行,有許多富商會去向民間畫家定製,《上元燈彩圖》就屬於這一類型的定製畫。這幅畫形成的年代在明朝中晚期,原畫作者不明。

《上元燈彩圖》因長期藏匿民間,近年才浮出水面。明太祖朱元璋一統天下定都南京後,金陵城市面貌發生了很大變化,街市繁盛景象一直延迄滿清,而反映明代金陵本土民俗風情的畫卷除有《南都繁會景物圖》,已廣為人知,但《上元燈彩圖》細膩地再現元宵節期間南京老城南燈市與商貿集市盛況,不僅成為人們了解明代社會民俗風情的又一重要文獻,而且也進一步豐富了金陵本土特色文化的研究內容,完全可與北宋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畫卷相媲美。

技法
從繪畫技法與風格來看,該畫卷工寫兼備,設色典雅,自身藝術價值相當高,記錄的瞬間散發出許多明代南京文化、藝術、民俗、商貿、建築等方面的信息,並將當時的社會生活狀況鮮活地勾勒出來。該畫卷不僅富有十分濃郁的生活情趣,也蘊藏著極高的歷史價值與文化內涵,因此學術意義非同尋常。

作品特點
《上元燈彩圖》集中在文人生活的描述上,因為南京夫子廟門口自古就是古董市場。所以畫面集中地畫出了中國文人的生活狀態,那裡面有畫廊,有說書人,他們已經開始養水仙花、買假山石、買雨花石、養金魚、養梅花、養蘭花等。

街景
當日金陵秦淮一帶居人於上元節日歡騰遊樂之景,千門萬戶,狹巷通衢,住號行者,老幼男婦,計以千外;畫面上人們逛街賞花燈、看熱鬧的同時,紛紛走進店鋪欣賞字畫,評頭論足;或在攤位上把玩瓷器等,侃價購買;一個銷售樂器的攤主為了招徠顧客,竟然自己彈起了三弦。街市上各式家具品種繁多,如桌、凳、案、幾、椅、檯、屏、架、箱、床等,僅椅子就有圓椅、躺椅、帽椅、根椅,而床則有羅漢床、架子床等。所售家具做工精緻,有些看似紫檀木所制,還有的家具上則鑲嵌著大理石,藉以增強欣賞美感……賞花、養鳥、觀魚。

背景
明代南京為開國京師,朱棣遷都後成為留都。不少王公貴戚,官吏商賈寓居於此,特別是那些達官貴人嗜好賞玩花鳥魚蟲之事,更助長了此風潮的盛行蔓延。該畫卷中描繪有蠟梅、蘭花、水仙、細竹、小松等花卉植物,既描繪有配以奇石的盆景,也有銷售奇石的攤位,畫中的孩子對放置於小盆中五顏六色的雨花石頗感興趣。這些都是南京民眾賞玩花魚的生活縮影,從一個側面應證了明代金陵的社會風俗習尚。除描繪有可供人觀賞的盆景、花木、奇石外,還有鹿、兔、孔雀、鶴、鸚鵡、野稚、家雞、金魚,以及相應的攤位等。

金陵城南三山街地區,在南唐以後即為商貿繁華地區。對於明代南京元宵佳節燈景盛況,萬曆年間南京戶部主事張文輝曾經詠嘆:“明燈初試九微懸,瑤館春歸不夜天。光借王城雲爛熳,影流千戶月嬋娟。芙蓉紫爍龍涎暖,琥珀丹傾豹血鮮。玉笛梅花吹徹後,更添銀燭照華筵。”《上元燈彩圖》記錄元宵夜盛況可見,三山街至內橋地區(今中華路)商賈雲集,店肆林立,人煙稠密,十分繁盛。三孔內橋上人頭攢動,摩肩接踵。官宦貴人騎馬乘轎,傘蓋相隨;平民百姓三三兩兩,結伴而行;三教九流各色人等趨之若鶩。沿街店鋪家家都張掛著五顏六色的彩燈,張牙舞爪的金陵龍燈形象逼真,龍身由若干個燈籠相連而成,流光溢彩,渲染出元宵燈節的喜慶氛圍。兩位賣藝人正在街上表演功夫,四周圍滿觀眾,似乎能聽到人群中傳出陣陣掌聲與喝彩聲。有個男孩興奮地點起了煙花爆竹,“乒桌球乓”的鳴響讓旁邊幾個小孩看得樂壞了,一位稚童卻膽怯地躲在了哥哥的身後。畫面上還有許多年輕女性結伴賞燈。元宵期間老城南街市風貌與民俗風情盡在畫中。秦淮燈彩是本土優秀民間藝術之一,也是秦淮燈會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元素。但由於受到材質限制,古代優秀的花燈精品很難流傳下來,研究金陵古代燈彩藝術時,往往只能藉助典籍中的文字描述揣摩想像。而《上元燈彩圖》中的花燈描繪細膩優美,種類豐富,真實地再現了民間花燈製作藝人的才智絕藝和豐富的想像力。

現代註解
自從2010年開始,中國美術學院教授邱志傑就啟動了他的“邱註上元燈彩計畫”,先是臨摹,然後就開始給畫做註解。2015年1月,註解版《上元燈彩圖》“出現”在杭州南山路中國美術學院美術館。

此外,邱志傑還發展出一個龐大的“歷史劇推演”計畫,要把畫面上的人物故事推演成一個劇本,可以從中派生出很多展覽,比如漁翁的裝置,就可以做一個展覽,也是一個演出,展覽就是演出,且展覽之間相互關聯,這些裝置都有操作者。

資料來自中文百科全書
https://www.newton.com.tw/wiki/%E4%B8%8A%E5%85%83%E7%87%88%E5%BD%A9%E5%9C%96

麥寶嬋師傅表演太極絲帶及其學生表演 Tai Chi Ribbon performed by Grandmaster Bow Sim Mark and other performances

麥寶嬋師傅
自一九七五年在波士頓教授太極拳、八卦、武當劍等武術。是一位教育家、作家、和藝術家。在武術界的成就是世界公認的。兒子甄子丹是著名功夫演員。

Grandmaster Bow Sim Mark
has been teaching Tai Chi, Pakua, Wudang sword, and other internal martial arts in Boston since 1975. She is an educator, an author, and a performer. Her achievements are widely known in the world of martial arts. Her son Donnie Yen is a well-known Kung Fu actor.

四式太極拳 梁立勳老師

緣由
梁立勳老師習太極拳五十餘年,為方便教會長者學習,於二零一三年將四式太極拳(原地),普及套路, 編補活步步法 ,增加學習趣味。

特色
簡單易練: 四式以攬雀尾為基礎,結合倒卷肱、雲手、十字手。
肢體均衡運動: 四式兼及前後左右上下對稱動作。
連綿不斷: 雲手再接上攬雀尾,便可重複練習,達到有助健康的運動量。
活動空間較小: 起點終點在同一位置。

四式太極拳分解動作口訣 梁立勳編補步法二零一三年十月
起勢
兩腳並立
兩腳開立
兩臂平舉
屈膝按掌

第一式
左右攬雀尾
轉體撇腿
丁步抱球
馬步掤臂
轉腰後捋
轉腰搭手
馬步前擠
下坐收掌
馬步按掌

轉體撇腳
丁步抱球
馬步掤臂
轉腰後捋
轉腰搭手
馬步前擠
下坐收掌
馬步按掌

第二式
左右倒卷肱
轉體撤手
提膝屈肘
退步推掌

轉體撤手
提膝屈肘
退步推掌

第三式
左右雲手
丁步抱球
左雲開步
右雲並步
左雲開步
右雲並步
左雲開步
丁步抱球

右雲開步
左雲並步
右雲開步
左雲並步
右雲開步
丁步抱球
第四式
十字手
轉身邁步
馬步分手
轉身抱掌
收腳十字

收勢
分掌下按
垂臂開立
並步收腳

麥寶嬋師傅的學生表演 Performances by Students of Grandmaster Bow Sim Mark

世界太極日 World Tai Chi Day 2022
世界太極日 麥寶嬋師傅的學生表演
World Tai Chi Day 2022 Performances by Students of Grandmaster Bow Sim Mark

麥寶嬋師傅
同為教育家、作家、和藝術家。在國際武術界享譽盛名。自一九七五年在波士頓教授太極拳、八卦掌、武當劍等武術。兒子甄子丹是著名功夫演員。

Grandmaster Bow Sim Mark
is an educator, an author, and a performer. Her achievements are widely known in the world of martial arts. She has been teaching internal martial arts in Boston since 1975, including Tai Chi, Pakua, Wudang sword. Her son Donnie Yen is a well-known Kung Fu actor.

董邦達 西湖十景 繪畫

西湖詩詞名句
白居易《憶江南》
江南憶,最憶是杭州;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何日更重游!

蘇軾《飲湖上初晴後雨》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董邦達(1699 — 1769)
以山水畫聞名,水墨疏淡,設色淡雅,用筆輕柔。與董源、董其昌合稱「古今三董」。

題跋 清高宗
昔傳西湖比西子。但聞其名知其美。夷光千古以上人。豈有真容遺後世。(小字。叶)未見顔色貴耳食。浪以湖山相比擬。湖山有知應不受。髯翁何以答吾語。(小字。叶)吁嗟吾因感世道。臧否雌黃率如此。豈如即景寫西湖。圖繪真形匪近似。歲維二月巡燕晉。留京結撰親承旨。歸來長卷已搆成。儼置餘杭在棐几。十景東西鬪奇列。兩峰南北争雄峙。晴光雨色無不宜。推敲好句難窮是。淀池水富惜無山。田盤山好詘於水。喜其便近每命遊。具美明湖輒遐企。北門學士家臨安。少長六一烟霞裏。既得其秀忘其筌。呼吸湖山傳神髓。此圖豈獨五合妙。絶妙真教抜萃矣。明年春月駐翠華。親印證之究所以。庚午立夏前二日御題。
摘錄自: 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