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考祥 西江月·重遊三塔寺寒光亭 陳魯慎教授主講

張考祥《西江月·重遊三塔寺寒光亭》
問訊湖邊春色,重來又是三年。東風吹我過湖船。楊柳絲絲拂面。
世路如今已慣,此心到處悠然。寒光亭下水連天。飛起沙鷗一片。

張孝祥 (1132—1169)
字安國,號於湖居士。宋朝詞人,工詩、文、詞,考進士,獲欽點第一(即狀元)。其才思敏捷,詞豪放爽朗,風格與蘇軾相近。有「於湖集」、「廣湖詞」傳世。

寫作背景
張孝祥調職前重遊舊地。過去三年兩次遭罷。詞中吐露人世感慨,上闋寫景下闋寫情,乃情景交融之名作。

注釋 資料來自陳魯慎教授之筆記。
註一:
湖 —— 指江蘇省漂陽縣之三塔湖。
絲絲 —— 指楊柳之葉。
世路 —— 即世情也,言年少氣銳,但多年宦海風波,已知世情凶險。
寒光亭 —— 就在三塔寺內。

註二:
本調上半寫景,下半寫情,乃情景交融之名作。

陳魯慎(1912-2015)
廣州國民大學、香港廣大書院、聯合學院、能仁書院、珠海大學、德明書院等擔任中文系教授達卅年。講授古典文學。享壽104歲。

岳飛 小重山 陳魯慎教授主講

岳飛 (1103—1142)
字鵬舉。南宋抗金名將及民族英雄。北宋末年應募為敢戰士,參戰時皆有功,屢破金兵,以恢復中原為己任。遭大臣秦檜等人誣陷,被宋高宗賜死,終年三十九歲。後追封鄂王。後世多稱其為岳武穆。

寫作背景
岳飛満懷壯志,以收復江山為己任。在主和形勢下,奈何孤掌難鳴。內心極度抑郁而作此詞。

岳飛《小重山》
昨夜寒蛩不住鳴。驚回千里夢,已三更。起來獨自繞階行。人悄悄,簾外月朧明。
白首為功名。舊山松竹老,阻歸程。欲將心事付瑤琴。知音少,弦斷有誰聽?

注釋 資料來自陳魯慎教授之筆記。
註一:
寒蛩 —— 寒天的蟋蟀。
月朧明 —— 明色放晴。
舊山 —— 故鄉。
松竹老 —— 以蒼松翠竹比喻前輩。
阻歸程 —— 囑咐不要退休,不要歸隱。
知音少 —— 暗喻朝中主和派得勢。
絃斷 —— 絃斷因音高易斷。

註二:
本調寫孤臣孽子忠憤心情之名作。

陳魯慎(1912-2015)
廣州國民大學、香港廣大書院、聯合學院、能仁書院、珠海大學、德明書院等擔任中文系教授達卅年。講授古典文學。享壽104歲。

杜甫 登樓 登高 梁立勳老師吟誦

杜甫 登樓
花近高樓傷客心,萬方多難此登臨。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雲變古今。
北極朝廷終不改,西山寇盜莫相侵。可憐後主還祠廟,日暮聊為梁甫吟。

詩作背景
杜甫客居成都已五年,當時吐蕃入侵、宦官專權、藩鎮割據、朝廷內外交困、災患重重。

杜甫 登高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迴。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詩作背景
杜甫晚年,無依靠,病纏身。獨上夔州白帝城,登高臨眺,所見蕭瑟秋江,感其身世飄零,孤愁悲哀。寫下《登高》被譽爲七律之冠。

杜甫(712-770)
字子美,號少陵野老。與李白齊名,世稱為詩聖。其詩悲天憫人,憂國憂民。梁啟超評: 少陵只為蒼生苦,贏得乾坤不盡愁。

梁立勳
師事何叔惠老師,前香港中學中文科主任,多倫多文華藝術節朗誦比賽評審。

私塾調之吟誦
通過私塾或家教,代代相傳之吟誦,有三千多年歷史。雖無固定之音階,但像唱歌地誦讀。
吟誦者師事何叔惠老師,吟誦時見其流派特色,亦自有面目,足見吟誦藝術之自由度及靈活性。

陳與義 臨江仙•夜登小閣憶洛中舊遊 陳魯慎教授主講

陳與義 (1090-1138),
字去非,號簡齋,宋代著名詩人。詩詞俱工,詩風暢朗,詞風豪放雄奇。

陳與義《臨江仙•夜登小閣憶洛中舊遊》
憶昔午橋橋上飲,坐中多是豪英。長溝流月去無聲。杏花疏影裏,吹笛到天明。
二十餘年如一夢,此身雖在堪驚。閒登小閣賞新晴。古今多少事,漁唱起三更。

注釋
洛中 —— 即洛陽。
午橋 —— 在洛陽指南,乃當時文人名士流連游賞之地。
多事 —— 或作盡是。
長溝 —— 指午橋下之流水。
賞新晴 —— 或作看新晴。
漁唱 —— 漁人之晩歌。
起三更 —— 亦有作已三更。

寫作背景
本調著重回憶往日情懷不勝惆悵之名作。

陳魯慎(1912-2015)
廣州國民大學、香港廣大書院、聯合學院、能仁書院、珠海大學、德明書院等擔任中文系教授達卅年。講授古典文學。享壽104歲。

注釋和寫作背景的資料來自陳魯慎教授之筆記。

杜牧 遣懷 陳魯慎教授主講

杜牧 (803-852)
字牧之,號樊川,晚唐文學家。詩作明麗隽永,以绝句稱著,世稱小杜。

杜牧 遣懷
落魄江湖載酒行,楚腰纖細掌中輕。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倖名。

注釋
遣懷 —— 以詩歌形式,抒寫情懷。
落魄 —— 失意也。
載酒行 —— 享受詩酒生活。
楚腰 —— 女子未婚,多數細腰。楚王好細腰,宮中多餓死,出自《墨子 兼愛中》。
掌中輕 —— 指女子體態輕盈,能在掌上舞。
青樓 —— 歌女聚居之處。
薄倖 —— 寡情之人。

寫作背景
本詩寫仕途不暢,浪跡揚州,十年一覺,徙增薄倖之名作。

陳魯慎(1912-2015)
廣州國民大學、香港廣大書院、聯合學院、能仁書院、珠海大學、德明書院等擔任中文系教授達卅年。講授古典文學。享壽104歲。

注釋和寫作背景的資料來自陳魯慎教授之筆記。

杜牧 赤壁 陳魯慎教授主講

杜牧 (803-852)
字牧之,號樊川,晚唐文學家。詩作明麗隽永,以绝句稱著,世稱小杜。

杜牧 赤壁
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寫作背景
杜牧任黃州刺史,藉當地赤壁之名,而寫下詠史之作。

注釋
赤壁 —— 山名,在湖北浦圻,對面即烏林。乃周瑜用容黃蓋獻計,焚曹操大水軍連環船敗走處。此詩乃杜牧任黃州刺吏時之作。
將 —— 拿起也。
認前朝 —— 認出確實是三國時赤壁之戰遣物。
東風不與周郎便 —— 言周瑜因東風大起,偶然成功,否則連妻子也要被俘,時周瑜年僅廿四歲,一向被稱為周郎。
二喬 —— 喬公有二女,皆絕色,時孫策納大喬,周瑜納小喬。
銅雀 —— 台名,曹操所建,於河北臨漳縣西,台高十丈,雀屋百間,乃曹操暮年行樂處。

本詩乃以反面突出正面,嚴肅評價赤壁成敗全籍風向之名作。

陳魯慎(1912-2015)
廣州國民大學、香港廣大書院、聯合學院、能仁書院、珠海大學、德明書院等擔任中文系教授達卅年。講授古典文學。享壽104歲。

注釋來自陳魯慎教授之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