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見乎詞 黃兆漢教授主講

情見乎詞 ━━━━ 淺談低唱宋代情詞
演講內容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 情見乎詞
第二部分 淺談低唱
第三部分 唐至南宋的情詞
第四部分 南宋詞以姜白石最有代表性

歐陽修《生查子》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

柳永《雨霖鈴》
寒蟬淒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 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 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 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沈沈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 今宵酒醒何處? 楊柳岸、曉風殘月。 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 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蘇東坡《江城子》
十年生死兩茫茫! 不思量,自難忘。 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 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 小軒窗,正梳妝。 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 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秦觀《鵲橋仙》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 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周清真《少年遊》
并刀如水,吳鹽勝雪,纖指破新橙。錦屋初溫,獸香不斷,相對坐吹笙。
低聲問:向誰行宿,城上已三更。馬滑霜濃,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

李清照《一翦梅》
紅藕香殘玉簟秋。 輕解羅裳,獨上蘭舟。 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 一種相思,兩處閒愁。 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姜白石《鷓鴣天》
肥水東流無盡期。當初不合種相思。夢中未比丹青見,暗裡忽驚山鳥啼。
春未綠,鬢先絲,人間別久不成悲。誰教歲歲紅蓮夜,兩處沈吟各自知。

姜白石《暗香》 這詞以梅花之盛衰,寫人之聚散。
(辛亥之冬,予載雪詣石湖。止既月,授簡索句,且徵新聲,作此兩曲,石湖把玩不已,使工妓隸習之,音節諧婉,乃名之曰《暗香》、《疏影》。)
舊時月色。算幾番照我,梅邊吹笛。喚起玉人,不管清寒與攀摘。何遜而今漸老,都忘卻春風詞筆。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瑤席。
江國,正寂寂。歎寄與路遙,夜雪初積。翠尊易泣。紅萼無言耿想憶。長記曾攜手處,千樹壓西湖寒碧。又片片、吹盡也,幾時見得。

姜白石《揚州慢》  這是感懷之作。揚州在唐代極繁盛,宋南時屢經兵火。這詞寫戰後揚州的淒涼,對比昔日的繁華。
(淳熙丙申至日,予過維揚。夜雪初霽,薺麥彌望。入其城則四顧蕭條,寒水自碧,暮色漸起,戍角悲吟。予懷愴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巖老人以為有《黍離》之悲也。)
淮左名都,竹西佳處,解鞍少駐初程。過春風十里,盡薺麥青青。自胡馬窺江去後,廢池喬木,猶厭言兵。漸黃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賞,算而今重到須驚。縱荳蔻詞工,青樓夢好,難賦深情。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為誰生。

姜夔》 (1155-1221)
號白石道人,南宋詩人。其詩風格高秀,詞尤精深華妙,音節文采,冠絕一時。

黃兆漢
原香港大學中文系正教授。現為香港大學饒宗頤學術館名譽研究員、香港特別行政區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博物館專家顧問、北京師範大學、香港浸會大學、聯合國際學院藝術文化發展中心名譽顧問、中國四川省社會科學院宗教研究所道教研究室特邀研究員、澳洲塔省博物及藝術館名譽首席顧問(中國藝術及古物)、澳洲中國藝術協會會長、澳中友好協會塔州分會贊助人、任劍輝研究計劃總策劃人。

柳永 雨霖鈴 秋別 于大成教授吟誦 (國語)

柳永 雨霖鈴 秋別
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方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待向何人說?

柳永(987-1053)
字耆卿,原名三變。北宋著名詞人,與張先齊名。精通音律,放蘯不覊。仕途坎坷,流連坊曲。其詞以通俗語言,率真情感,為歌妓作詞,流傳甚廣。

雨霖鈴 詞牌名。相傳唐玄宗入蜀時,在雨中聞鈴聲,而思念楊貴妃,故作此曲。

詩作背景
柳永代表作。寫與戀人分別的情景。由薄暮寫到初曉。由話別寫到傷別。楊柳岸曉風殘月,為千古所誦的名句。

于大成教授 (1934-2001)
字長卿,書法名家。前臺灣成功大學文學院院長兼中國文學系主任。

柳永 雨霖鈴 秋別 方鏡熹老師吟誦

柳永 雨霖鈴 秋別
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方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待向何人說?

柳永(987-1053)
字耆卿,原名三變。北宋著名詞人,與張先齊名。精通音律,放蘯不覊。仕途坎坷,流連坊曲。其詞以通俗語言,率真情感,為歌妓作詞,流傳甚廣。

雨霖鈴 詞牌名。相傳唐玄宗入蜀時,在雨中聞鈴聲,而思念楊貴妃,故作此曲。

詩作背景
柳永代表作。寫與戀人分別的情景。由薄暮寫到初曉。由話別寫到傷別。楊柳岸曉風殘月,為千古所誦的名句。

柳永 八聲甘州 方鏡熹老師主講

柳永 八聲甘州
對瀟瀟、暮雨灑江天,一番洗清秋。漸霜風淒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樓。是處紅衰綠減,苒苒物華休。惟有長江水,無語東流。
不忍登高臨遠,望故鄉渺邈,歸思難收。歎年來蹤跡,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妝樓顒望,誤幾回、天際識歸舟。爭知我、倚闌干處,正恁凝眸。

柳永,北宋詞人。 字耆卿,原名三變,字景莊,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宋仁宗年間進士, 官至屯田員外郎。排行第七,世稱柳七或柳屯田。為人放蕩不羈,終身潦倒。其詞多描繪城市風光和歌妓生活,尤長於抒寫羈旅行役之情,其中慢詞獨多,鋪敘刻畫,情景交融,語言通俗,音律諧婉,在當時流傳極其廣泛,有「凡有井水飲處,皆能歌柳詞」之說,為婉約派代表人物。

八聲甘州,詞牌名。 全詞共八韻,所以叫“八聲”。 詞分上下兩曲,上曲寫景,下曲抒情。

「俚不傷雅,雅不嫌俗。」

明 馮夢龍《喻世明言•眾名姬春風吊柳七》

溫庭筠《夢江南》
梳洗罷,獨倚望江樓,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腸斷白蘋州。

方鏡熹老師評:「俚不傷雅 柳耆卿

 

柳永 八聲甘州 何叔惠老師吟誦

柳永 八聲甘州
對瀟瀟暮雨灑江天,一番洗清秋。漸霜淒風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樓。是處紅衰翠減,苒苒物華休。惟有長江水,無語東流。
不忍登高臨遠,望故鄉渺邈,歸思難收。嘆年來蹤跡,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妝樓凝望,誤幾回、天際識歸舟。爭知我,倚欄干處,正恁凝愁!

柳永(987-1053)
字耆卿,原名三變。北宋著名詞人,與張先齊名。精通音律,放蘯不覊。仕途坎坷,流連坊曲。其詞以通俗語言,率真情感,為歌妓填詞,流傳甚廣。

八聲甘州
詞牌名。全詞共八韻,故名八聲。

詩作背景
柳永代表作。寫羈旅之苦,思鄉懷親之愁。詞分上下片,上半闋寫景,下半闋抒情。

何叔惠(1919-2012)
號薇盦,廣東順德人。著名詩人及書法家。創設鳳山藝文院,著有薇盦存稿。

私塾調之吟誦
通過私塾或家教,代代相傳之吟誦,有三千多年歷史。雖無固定之音階,但像唱歌地誦讀。

柳永 雨霖鈴 秋別 梁立勳老師吟誦

柳永 雨霖鈴 秋別
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方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流,待向何人說?

柳永(987-1053)
字耆卿,原名三變。北宋著名詞人,與張先齊名。精通音律,放蘯不覊。仕途坎坷,流連坊曲。其詞以通俗語言,率真情感,為歌妓作詞,流傳甚廣。

雨霖鈴 詞牌名。相傳唐玄宗入蜀時,在雨中聞鈴聲,而思念楊貴妃,故作此曲。

詩作背景
柳永代表作。寫與戀人分別的情景。由薄暮寫到初曉。由話別寫到傷別。楊柳岸曉風殘月,為千古所誦的名句。

梁立勳
師事何叔惠老師,前香港中學中文科主任,多倫多文華藝術節朗誦比賽評審。

私塾調之吟誦
通過私塾或家教,代代相傳之吟誦,有三千多年歷史。雖無固定之音階,但像唱歌地誦讀。
吟誦者師事何叔惠老師,吟誦時見其流派特色,亦自有面目,足見吟誦藝術之自由度及靈活性。